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丽娟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上年收窄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就2024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介绍时表示,我国物价形势整体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需求回暖,带动价格回升。
食品供应充足,食品价格稳中有降
“2024年CPI总体表现比较平稳,消费领域的价格相对比较稳,人民的生活成本没有太明显的上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年整体价格上涨的幅度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国内消费市场供给比较充裕。
“从食品价格来看,去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极端天气的扰动,但粮油肉蛋菜这些食品供应总体上比较充足,食品价格稳中有降。”康义介绍说。
王孝松认为,2024年CPI涨幅比较小的原因除了食品因素,还有能源因素。2024年,受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的影响,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下降,传导带动国内能源价格下行。
“能源价格扣除了食品和能源之后,核心CPI是温和增长的态势,绝大多数月份都是在0.3%—0.7%之间。”王孝松说道。
在PPI方面,2024年同比下降了2.2%,但是比2023年收窄了0.8个百分点,属于低位回升。
王孝松分析认为,PPI受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对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的价格非常敏感,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下行趋势,就使得我国企业购入的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PPI全年是在下降的。
未来价格指数呈现温和上涨趋势
“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对总需求有所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得到修复,带动2024年12月核心CPI环比由上月的下降0.1%转为上升0.2%,表现强于近十年同期平均的0,同比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至0.4%,连续第三个月回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温彬分析,随着存量政策效果的逐渐展现,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明显,再加上消费政策的促进,消费需求恢复加快,因此总的来看,未来的价格指数会呈现温和上涨的趋势。CPI方面,需求因素将推动猪肉、短周期食品价格回升,春节假期延长将带动服务消费增加,核心CPI受增量政策及以旧换新影响或将持续改善,CPI有望小幅改善。
在王孝松看来,长期的负增长表明需求不是太旺盛,从2024年9月份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后,国内工业品的需求逐步恢复。随着存量政策效果的逐渐展现,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明显,再加上消费政策的促进,消费需求恢复加快,因此,总的来看,未来的价格指数会呈现温和上涨的趋势。
在PPI方面,未来有小幅改善的可能。在温彬看来,一方面,受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放缓及全球需求趋弱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整体回落,将对我国上游工业品价格形成向下传导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增量政策渐进显效,市场供需关系得到边际修复,叠加“抢出口”持续,有望推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但走出负区间仍需时日。
王孝松也认为,从2024年12月的数据来看,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指数,以及采购经理人指数等数据都有所回升,表明市场信心在回升,因此未来制造业会有比较好的发展趋势,对原材料的需求会比较旺盛,预期PPI将温和回升。
加强政策协同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要求“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要完成要求应采取哪些措施?
王孝松认为,物价的合理回升和经济的稳定增长相辅相成,只有经济增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才能实现稳就业。
“未来政府宏观政策要继续落实落细,并且要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2024年9月份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要想真正在微观经济中注入活力,还需要在传导过程当中保持顺畅,实现精准施策。”王孝松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使得需求旺盛,带动CPI上升,同时,开工率越来越高,PPI也会实现温和上涨。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加强政策协同、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物价合理回升”的目标。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也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并配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以提振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扭转市场主体预期,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王孝松还强调,消费是国民经济循环中最重要环节。消费如果不通畅,消费需求不旺盛,就会导致循环的堵点,所以要采取各种方式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居民负担,这样CPI才会实现合理的上升。同时,需求旺盛也使生产有了良好的保障,PPI也会有合理的回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作者:王丽娟配资炒股怎么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信钰证券_合法配资开户_配资操盘开户观点